《三秦记》云:其坂九回,七日得越,上有清泉,四注而下,清水因此而得名。清水是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秦统一中国的发祥地、西汉名将赵充国的家乡、是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县、全国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中国温泉之乡、中国体育旅游目的地城市、甘肃省轩辕文化之乡。
清水作为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寻根问祖的重要城市。轩辕故里、非子封邑、充国家乡、清水温泉、生态花园、陇上乡村等文化生态旅游品牌都呈现独有的魅力。自公元前688年秦武公伐邽戎、置邽县至今,已有2710年的建县史。清水历史遗存丰富,文化积淀深厚,仰韵文化、齐家文化、先秦文化、汉唐文化、宋金文化、明清文化一脉相承。据水经注记载,轩辕黄帝出生在清水,现存轩口窑,三皇沟遗址两处。县域内星罗棋布的珍贵的文化遗存,彰显了清水县“华夏文明之源、轩辕文化之乡”的独特魅力。
地处陇山西南麓,渭河流域北岸的清水,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清水雄秀兼备,林海起伏,汤泉四布,素有天水后花园之美誉,得天独厚的康养资源孕育了多样的康养业态。
县第十六次党代会上,新一届清水县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着眼清水长远发展,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立足‘一地两区’发展定位,构建‘六大特色产业板块’,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大县、康养福地、人文胜地、生态花园、幸福家园,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清水新篇章”的发展定位。
目标催人奋进,蓝图凝聚共识。启航新征程,清水县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温泉资源、中医药资源优势,打造“轩辕故里·康养福地”公共域名品牌和“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特色产业品牌,融合发展中医药产业、康养保健、文旅养生、健康食品、旅居养老、体育健身六个特色产业,推动形成“医、养、游、食、居、动”康养及大健康全产业链,“春季踏青赏花、夏季避暑休闲、秋季田园采摘、冬季温泉疗养”和“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的康养模式,实现与“亲水赏花治未病,乐我养我育新我”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围绕“半城山水一城绿、融合发展人似花”的特色山水精致公园城市目标,建设花舞北山、香怡南塬、牛头河谷百里丁香景观长廊和小泉峡“柿柿如意”观光体验园,打造“万寿菊花海游”“丁香花海游”“苹果核桃采摘休闲游”等特色旅游精品项目。以旅为媒,成立清水县融康农文化旅游发展公司,联合汤浴温泉、花舞北山、邽山生态园、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轩辕湖公园、三皇谷森林公园、花石崖等文旅农康产业基地、景区景点和县内外旅游社、旅游接待单位,推出亲水赏花康养之旅、寻根祭祖探寻之旅、民宿风情观光之旅、亲子时光康乐之旅、轩辕故里人文之旅、寻奇探幽生态之旅、采摘赏花农康之旅等七个主题旅游路线和节假日一日游、二日游精品旅游线路。通过挖掘观赏、保健、体验等价值,把“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聚力打造文旅农康融合发展产业板块,逐渐把清水建设成特色鲜明的文旅康养和生态名县。打造黄河上游康养及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奏响了全域旅游新乐章。
盛夏时节,花舞北山百花齐开,朵朵花儿竞相盛放。时下,走进清水县花舞北山,红色、黄色、粉色、白色的蔷薇月季竞相开放,在郁郁葱葱的绿叶间娇羞地露出脸庞,亭亭玉立。缤纷的蔷薇月季遍布花舞北山的道路隔离带,有的娇俏艳丽、有的温柔妩媚,花香四溢,繁花似锦。
沿栈道拾级而上,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花海绵延至远方,目光所及是青山掩映中的清水县城,澄澈的牛头河水缓缓流淌。近处,三五成群的游人在花田的步道上赏花游玩,人在花中,景在画中,一幅多彩的油画浑然天成。今年,园内也新增了观光车、移动小餐车、汉服馆等,给游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来到这里心情特别舒畅,有花有草,让人心情特别舒畅。”游客王红芳说。
“花舞北山是我们按照县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聚力打造文旅农康融合发展产业板块的目标要求,深度挖掘文化底蕴、农业特色、生态优势、康养资源,着力打造清水健康养生型旅游品牌的重要示范点之一。今年,花舞北山园内实施生态绿化1.4万亩,栽植各类苗木花卉107万株,建设丁香、月季、薰衣草、桃花、竹子等主题公园5处,黄桃采摘基地1处,修建自驾观光车道5公里、健身观光步道5公里、七彩网红路1公里、观景平台2处、凉亭2座。”清水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贠惠玲说。
据悉,清水县自然资源局从南阳引进果汁阳台、金凤凰、绯扇等26个名优月季品种在月季主题公园栽植10万余株,并在园区内人行步道栽植藤本月季、蔷薇3公里。繁花似锦、诗情画意的花海画卷已初具规模。如今,花舞北山已成为市民和县外游客赏花观景、休闲娱乐、健身康养的好去处。
这个季节,花舞北山成为清水热门景点,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打卡。景点“有声有色”,餐车“有声有食”,市民和游客游花海、尝小吃、穿汉服,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据悉,今年,清水县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的全域旅游核心区,积极开展旅游优惠促销活动,有效冲减了疫情影响、激活了旅游市场,截止5月底,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以农为基、以康为根、以文为魂、以旅为媒,清水县着力打造文旅农康融合发展产业板块,累计建成“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50家,新建“口袋”公园5处,夯实了文旅农康融合发展基础;深度开发保健酒、沙棘汁、养生药膳等保健饮品食品10种,研发仿古博山炉、仿孩儿枕、艾草养生枕等特色文创产品25种,集中展销文旅农康特色产品130多种,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产品支持。围绕文旅基础设施提升,采取建设文旅农康产品展销馆、配套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观光车等措施,着力打造了汤浴温泉、花舞北山、香怡南塬、邽山生态园等一批文旅农康融合发展示范区。
清水县文旅局副局长罗振乾说,“下一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继续抓好文旅农康产业的发展。一是加快推进文旅项目建设。积极引进企业推进温泉大景区、温泉康养城、轩辕水景街及香怡南塬旅游开发,继续谋划一批高质量的文旅项目。二是精心开展文旅品牌宣传推介,高质量举办2022年轩辕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展特色旅游品牌宣传和“亲水赏花治未病”康养旅游体验,持续推进文化元素进景区,打响‘轩辕故里.康养福地’特色品牌。三是全力激活文旅康养市场,尽快建成全县智慧文旅平台及‘一部手机游清水’系统,优化提升精品旅游线路和优惠套餐,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业态,带动文旅农康融合发展产业提档升级。”
“油菜花开满地黄,丛间蝶舞蜜蜂忙”。六月的香怡南塬油菜花如约盛放,金黄的油菜花如同打翻了的黄色墨盒,在田野间铺展,与红色、白色、粉色的月季,芍药以及浓绿的小草交错在一起,夏风吹过,画卷微动,美不胜收。
在香怡南塬赏花览景生态功能疗养区,记者看到,不同种类的花卉已开始陆续进入盛花期,从天空俯瞰,遍地金黄的油菜花加上不同色彩花卉种植成的天女散花图案雏形凸显,俨然一幅巧夺天工的水彩画。
香怡南塬赏花览景生态功能疗养区是今年清水县依托香怡南塬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精心谋划打造的集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农事体验、网红打卡为要素的赏花览景疗养区。该功能疗养区充分利用月季、芍药、玫瑰、大丽花、万寿菊、油菜花的观赏、保健、体验等资源价值,繁育花卉苗木1000亩,种植油菜花1000亩,运用植物不同颜色建成天女散花立体图案花境1处,疗养区配套道路全部贯通”。清水县自然资源局高级工程师、香怡南塬项目负责人刘军辉说。
为了突破花卉苗木种植瓶颈,打造文旅农康融合新模式,清水县自然资源局通过统一栽种、统一管理、统一规划设计等模式,整合县城南山8大塬土地资源,种植油菜1000亩,繁育花卉苗木1000亩。香怡南塬花卉苗木种植成为清水县打造文旅农康融合助推清水康养旅游的“试验田”,是清水县重点打造的又一个康养及大健康产业的生态功能疗养区。
“香怡南塬赏花览景生态功能疗养区是我县积极融入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依托县域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印象农业,把‘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聚力打造10亿级康养及大健康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该功能疗养区月季、芍药、玫瑰等疏肝解郁、养血敛阴、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化痰、清火解毒等养生功效并将进一步延长‘治未病’链条,推动‘文、旅、医、养、食、居、动、购’文旅农康全要素发展,打响‘轩辕故里,康养福地’地域名片和‘亲水赏花治未病、乐我养我育新我’旅游品牌。”清水县健康产业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杨鸿说。
据了解,清水县自然资源局将全面加快香怡南塬建设进度,建设集观景与民俗为一体的管护房2座,配套灌溉、人饮蓄水池3处。全面做好地埂、坡面、坟墓周边绿化工作,启动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旅游观光车、移动小吃车等,为全县广大群众休闲娱乐、旅游赏花、徒步健身再添一处生态花海基地。项目建成后,预计繁育各类苗木70多万株,每年出圃苗木20多万株,能够为乡村绿化、城市建设、生态造林提供品种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国土绿化苗木。充分发挥清水生态资源优势,聚力推进康养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着力打造“轩辕故里·康养福地”公共域名品牌。
六月的清水山清水秀、绿意盎然,最适合避暑旅游康养。坐落在牛头河风情园8号楼的县医院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在这里不仅能理疗养生,还能购买到清水特色康养农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走进清水中医养生馆,大厅内健康调理师正在为顾客介绍理疗养生项目。她们身后的博古架上陈列了艾草、香包、养生枕、香菇等清水特色农特产品,整体装饰古香古色,独具一格。
来到头疗推拿理疗室,健康调理师手法轻盈,用双手拇指点按神庭穴、头维穴、百会穴、四神聪穴等。头部作为人体的第一生命线,有近50个穴位,14经络中有7条阳经全部交汇头部。头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调理肝火旺导致的眼干眼涩。
健康调理师安媛媛向记者介绍到,“清水县康养中医养生馆的特色是瑶浴泡澡、十二经络、头疗。瑶浴泡澡是三十八味瑶药秘制而成,它是瑶族流传了几千年的秘制古法。十二经络可以调动身体的气血循环,调理五脏六腑。足疗可以减压,调理身体的亚健康。”
清水中医养生馆占地面积1240平方米,总投资350万元,由县医院与陇上印象养生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合作运营。现有中医养生从业人员25人,馆内设置80平方米养生产品展厅1处、瑶浴推拿理疗室3间、头疗推拿理疗室2间、针刺按摩推拿室2间、足疗按摩理疗室6间、日光浴平台1处。馆内开设了艾灸、拔罐、针灸、刮痧、推拿、按摩、头疗、足疗、耳疗等9项中医理疗项目,提供健康疗养、慢性病疗养、老年病疗养、职业病疗养等特色服务,可同时容纳40人进行康养体验。
据介绍,县医院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是清水县抢抓打造全省千亿级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发展机遇,深入推进康养及大健康产业发展,打响“轩辕故里·康养福地”县域品牌的重要举措。养生馆的建成使用,将进一步提升全县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为聚力打造西北地区中医治未病中心,推动全县康养及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今年以来,清水县把康养与旅游紧密结合,大力倡导“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核心理念,探索“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的康养模式,加快推进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建设,全面开展拔罐、中药熏蒸、艾灸、针灸、蜡疗、穴位贴敷等10余项特色中医养生项目,擦亮“轩辕故里·康养福地”公共地域名片,让“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遍地开花,全力打造文旅农康融合发展先行区和文旅名县、生态优县。
进入6月以来,在清水县牛头河流域生态发展带、小泉峡生态长廊功能疗养区,处处可见开得郁郁葱葱的黑心金光菊。黑心金光菊花色鲜艳动人,花姿独特浪漫,黑色的花心与金黄色的花瓣相互映衬,显得格外璀璨夺目。
“近日,我们融康农旅游发展公司积极跟兰州、天水、陇西等各地的旅行社、旅游公司沟通对接,精心策划出清水一日游、两日游精品康养旅游线路。近日,陇西千人旅游团已经陆续发车来清,预计6月份我们接团人数能达到2000人。”清水融康农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王利斌说。
清水县以业态互融互促为路径,聚力打造文旅农康融合发展产业板块。坚持以“+旅游”引领产业融合,培育康养、生态、文化、乡村和城镇旅游新业态。不断提升“花舞北山”内涵品质,深度开发建设北山生态公园、香怡南塬田园综合体和小泉峡“柿柿如意”观光体验园,打造以县城为中心的全域旅游核心区。全面提升旅游要素品质,做精做靓“亲水赏花治未病、乐我养我育新我”的旅游品牌,创新“网红+直播+旅游”营销模式,切实让清水旅游“热”起来,旅游经济“火”起来,不断擦亮“亲水赏花治未病、乐我养我育新我”旅游品牌和“轩辕故里.康养福地”公共地域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