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 正文

白沙镇:文明实践搭平台 法治文化育新风

发布时间: 2023年04月29日 18:30   来源: 白沙镇人民政府    预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近年来,白沙镇赵沟村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整合文化广场资源,以法治为基,将《民法典》主题广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法治宣传长廊相结合,建设“法治文化”主题文明实践站,积极打造“与法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兴法治风、筑法治本、育法治人、建法治村,实现村庄乡风好、环境美、民心齐。

建设法治广场,搭建法治宣传主阵地。打造《民法典》主题文化广场,设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学法三字经、法律八进歌等宣传栏;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和生动的动漫图片讲述着与老百姓日常息息相关的民法典法律常识,蕴含着法治、文明、和谐的内涵,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法治宣传标语,打造文明实践法治长廊,搭建法治宣传主阵地,同时,在巷道内布置法治宣传标语、宣传画等,让法治文化随处可见,在潜移默化中将《民法典》及法治理念传播给广大群众。

组建普法队伍,培育法治宣讲主力军。在村干部、妇联执委、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党员、“五老”人员、致富能手、其他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中培育“法治带头人”3名、“法律明白人”10名,实现村民小组“法律明白人”全覆盖。定期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活动,着重讲解《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及乡村振兴等政策知识,提升“法律明白人”和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不断提升村级组织依法办事能力和业务水平。“法律明白人”作为宣讲主力军,整合志愿者力量,专门组建“普法宣传队”,常态化开展普法。

文明实践活动,弘扬法治文化主旋律。将普法工作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年度活动任务清单,把《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人民调解法》以及农村实用法律法规作为宣传重点,由普法宣传队采取“集中+分散”、“固定+流动”的形式,通过“廊亭讲堂”、“田间课堂”、村级大喇叭、“蒲公英”播报等多种载体开展“人民法庭进基层”、法治讲座、法治宣讲等各类普法主题文明实践宣传活动,同时,将学法、尊法、守法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大力弘扬法治文化,让法治知识入耳、入脑、入心。

培育法治思维,提升道德素质主渠道。兴法治风、筑法治本、育法治人、建法治村,通过普法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进一步培育村民法治思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实施纲要》,培养村民主流价值观,全面提升村民道德素质,村民用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文明村风逐渐形成。

开展典型选树活动,评选法治带头人、“平安家庭”、道德模范等,发挥榜样力量,示范带动在全村形成遵法守法、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坚持依法治村,培树文明新风主抓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探索“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新模式,将法治作为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和培树文明新风的主抓手,组织开展“法庭巡回审判”专题活动,邀请县法院工作人员对一起不赡养老人案件开展现场庭审,让群众观摩“庭审现场”,以案说法、以案说教,有效整治不赡养老人、高价彩礼、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有效整治不赡养老人等农村突出问题,引导群众养成事前学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切实以法治暖民心、纾民困,大力营造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