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dumen/2021-00000
  • 发布机构:土门镇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公开方式:公开
土门镇简介
发布日期:2021-02-03 信息来源: 土门 浏览次数:

土门位于清水县西部,距县城40公里,因镇政府驻地土门村原有土筑拱门而得名,东临贾川乡、西接秦安云山镇、北依远门镇、南邻郭川镇,地处清秦公路和天陇公路交汇处,素有“金三角”之称,镇域面积6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10米,属清水县水清梁干旱区特困片带区。全镇13个行政村(土门村、刘湾村、周山村、梁山村、下赵村、新义村、丰盛村、云山村、小庄村、仓下村、西坡村、高庙村)52自然村现有农业人口4038户15954人。

土门历史悠久,属清水县西部人口居住较稠密的地区。根据文物及现存堡子、庙宇及家谱记载,大约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境内繁衍生息。清朝以前为秦地属陇右古上邽之一隅。中华民国时期为秦安县云山镇辖区,据《秦安县志》记载,民国26年,土门属第一区第四联保(办公处设在云山集),土门为后五保,下辖10甲24村。1949年11月,土门设乡建置,1951年7月将土门所属24村由秦安划拨天水县远门区。1954年3月又从天水县划拨清水县。

土门镇地处高峰科梁南延中段,海拔15001850米,居民分布在以北南走向为主载的土门梁两侧与其两翼(左)东偏南走向的王付梁右侧;(右)西偏南走向的云山梁左侧,属黄土粱峁山地。梁顶虽蜿蜒屈曲起伏叠现但较宽平,侧面沟壑纵横,且地表破碎。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八梁顶及两侧的山坡,占全总面积 99.74%;在左中右三大主梁中间为纵横交错、走向不一的V形沟谷冲积形成的漫滩阶地、山谷腹地及湾地,左有牛头河水系二级支流稠泥河源头的三级支流后沟河与铁炉沟河相交的高川三条沟河谷阶地,在本由北入境向南偏东流经约6公里所形成高川流域阶地右有渭河水系的三级支流寺下河之源头下赵沟、云山沟,两沟汇交的寺下河由北向南在本乡境流经约0.6公里,所形成的寺下沟河流域河谷阶地年平均气温8℃,降水量580毫米,无霜期170天左右,干旱是主要的自然灾害。

近年来,土门镇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12346”的发展思路,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核心目标,突出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和群众生活水平明显转变两个根本,着力培育林果、畜牧、劳务三大支柱产业,强化农村改革、党建引领、民主法治、生态文明四大保障,推进农业兴镇、基础强镇、产业富镇、商贸活镇、生态美镇、文化名镇六大战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经济运行稳定向好,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项都取得了新进步,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