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乡村振兴局把“强作风、优服务、抓落实、促发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作为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契机,精心谋划,严密组织,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大力弘扬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作风,严格按照“1234”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围绕一个主题。紧紧围绕“强作风、优服务、抓落实、促发展”主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精诚团结、苦干实干,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扎实成效践行初心使命、体现忠诚担当。
依托两个载体。以“三亮三晒两评”活动为载体,通过亮职责、计划、承诺,晒考勤、问题、实绩,现场评议、考核评价,切实提升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履职能力,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以常态化工作督导为载体,通过定期、不定期对动态监测帮扶、衔接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有力促进乡镇和县直行业部门从严从实从快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
强化三方保障。强化思想保障,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首要位置,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不懈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强化制度保障,先后修定完善了单位《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11项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了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行为的良性机制。强化纪律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作风建设的相关要求,牢固树立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精神谱系中汲取奋进力量,以永远在路上的定力和执着,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锤炼担当干事的宽肩膀、攻坚克难的真本领。
聚焦四项重点工作。加强监测帮扶防返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探索推行“3533”监测帮扶模式,聚焦低收入、低保、残疾、大病重病慢病、意外事故、因疫情影响等重点家庭,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对今年新纳入的63户监测对象,根据家庭情况、风险类别和发展需求,全部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计划,户均落实帮扶措施4.9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项),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统筹项目资金强保障,紧紧围绕管好用好衔接资金,高质量建成衔接资金项目库,及时下达第一批财政衔接资金3.1亿元,实施衔接项目60个,已全部开工建设。严格落实“调度+督查+提醒+通报”工作机制,实现衔接资金支出0.94亿元,支出率30.3%,支出进度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七。深化协作帮扶促发展,制定《清水县2022年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要点》,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落实好“加强组织领导、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区域协作、推进乡村振兴”四大任务。积极加强与河北区沟通联络,对接落实天津市河北区财政援助资金3400万元,及时安排东西部协作项目28个,目前已全部启动实施。与天津市河北区结对共建红堡生态工业园,“一县一园”建设取得成效。抓好驻村帮扶显成效,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积极实施以紧盯三类监测群体、用好四支帮扶力量、狠抓五项重点工作为抓手的“345”工程,靠实4个省直单位、9个市直单位和113个县直单位到村帮扶责任,为123个脱贫选派村驻村工作队员369名,确定973名帮扶责任人,督促引导全县各级各类帮扶力量树立为民情怀,认真履行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等职责,落细落实到村到户各项帮扶任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