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fpb/2022-00111
  • 发布机构:扶贫办
  • 成文日期:
  • 公开方式:公开
清水县“四项举措”推进东西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发布日期:2022-10-25 信息来源: 清水乡村振兴 浏览次数:

2021年以来,清水县和河北区跨越山海、千里携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思路清、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民风朴”为目标,合力建设白驼镇化岭村、山门镇旺兴村2个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在工作中坚持村庄规划定风貌、超前谋划选项目、资金帮扶换村颜、创新治理促文明四项举措,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示范引领的新路子吹响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奋进号角。

一是村庄规划定风貌坚持“着力实现乡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保护塑造乡村文化风貌、彰显城乡差异”导向,以创建乡村建设示范村为目标,统筹考虑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因素谋划村庄规划工作。委托天水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融合东部地区先进发展理念听取天津市协作支援办、天津市发改委及河北区协作支援办等部门意见建议动员村民积极建言献策高质量推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树立村域“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理念,发挥村庄规划在乡村建设行动中的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凸显特色,确保空间用途有管控、村庄发展有遵循、项目建设有依据,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超前谋划选项目。按照全县打造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带部署要求,在天津援甘清水县工作组和县级相关部门指导下,两村立足村情实际,聚焦“五大振兴”要求,广泛征求乡贤、离任村干部、党员群众意见,提出乡村建设项目清单20个。通过上下反复对接,最终确定基础设施完善类、公共服务优化类、产业发展提升类等项目建设内容,确保“乡村建设为民而建”。旺兴村主动作为,在统筹推进拆危治乱、房屋面貌提升、全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基础上,充分利用渭河北岸的地理优势,打造“旺兴云山雾海”乡村旅游品牌,建成山门镇乡村旅游示范村。化岭村利用河谷川道海拔低、交通便利等有利条件,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40座,从山东省引进优良蔬菜品种,采取“行政技术双包抓”管理模式,着力打造白驼河流域产业振兴示范村。

三是资金帮扶换村颜。近两年来,安排天津市财政援助资金和社会动员帮扶资金1313万元,支持旺兴、化岭两村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两村完成巷道硬化2920平方米,村内排水渠改造2718米,修建护坡2339立方米,拆除危房45户,治理危墙680米新修产业路3.3公里。积极引导河北区对口部门深入示范村调研走访,统筹社会帮扶资金和“万企兴万村”、“津陇慈善情·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倾斜用于示范村建设。化岭村建成蔬菜大棚40座、保鲜库1座新建党群服务中心1座旺兴村建设木耳生产大棚6座晾晒大棚3座康复中心1处广场廊亭1座,建成老年活动站和电子阅览室有效提升村庄“颜值”积极培育壮大村级特色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四是创新治理促文明。坚持把村规民约作为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定规矩、立良俗,破陋习、扶正气,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规立德滋养文明乡风,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养。建设“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对考入高校的学生落实表彰奖励机制,对困难学生开展及时救助,弘扬崇文重教新风尚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评选“五星级文明户”18户,“贤惠媳妇”6人,大力营造移风易俗良好氛围常态化开展全民健身、书香阅读和戏曲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极大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力推行“花果飘香进村庄”、建设“美丽庭院”,促进环境整治“全域提升”。规范布置党群服务中心,为党员群众提供“窗口式”服务,有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旺兴村新建康复中心一处100㎡,配备理疗仪、电脑中频治疗仪等医疗设备,极大改善公共卫生服务条件,进一步助力当地医疗技能水平提升。